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摘录(二)

发布时间:2020-12-02 点击数量:

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学校办学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专型班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德者,本也。”德对于个人、对于社会,都有基础性意义,是整个国家、民族、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师生明确提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2014年5月,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

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做人是做学问、干事业的前提。立德是一个人做人的基础。青年人没有崇高理想和良好品质,知识掌握再多也无法成为优秀人才。习近平同志早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品德修养之于个人成人成才的重要意义,注重以德领才、以德蕴才、以德润才。不养德修身,难以成为有用人才,更难成为大家、大师。我们党的用人标准之所以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学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尽管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学校许多使命和功能,但最根本的还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青年人培养成优秀人才,不仅要抓好知识教育,更要抓好思想品德教育。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学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习语:

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