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3月9日下午,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教育学院高度重视这堂疫情防控网络思政大课,精心组织全院2300余名师生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主题团日、讨论交流等形式利用网络平台共同观看“思政大课”。


在教育学院“同上一堂课 共抒爱国情”线上集中学习现场,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崔江宁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疫情。作为大学生,应进一步坚定理想信仰,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勇担社会责任,健康成长成才,相信我们一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辅导员路敏老师谈到:相信这节课一定是内涵丰富鲜活,有理论高度和实践感染力的,希望大家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学习交流讨论,将思政课堂和实践课堂有机结合,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自觉将个人奋斗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坚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科学防疫不传谣,安心守家勤学习,通过身边榜样,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际行动中,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教育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路敏
今日聆听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让我备受振奋和鼓舞。疫情防控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总揽全局,党中央的科学研判与精准施策,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批批“逆行者”的使命担当与责任坚守,让我们再一次接受了思想洗礼,体会了家国情怀。抗“疫”事迹本是一堂最生动的思政课,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将以此为契机,把抗“疫”精神融入学生的思想引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中去,努力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教育引导学生更加坚定党的领导与坚定制度自信,增强爱国主义与厚植家国情怀,进一步激发学生直面苦难、逆行向前的崇高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的助力学生成长。
教育学院辅导员:李绍妮
在我既有的春节记忆里从没有今年这样的黯淡,疫情的严重与复杂远超之前的想象,每个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心绪也经历了恐慌、焦虑到接受、平静面对、期待,在这场战疫里,我们看到无数的党员冲在前线,无数的逆行者奉献自我,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这样的英雄让我们崇敬!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处置得当,让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在这场战疫里,我也很欣喜地看到我的学生们有超乎寻常的成熟,她们不信谣不传谣,自发捐款,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经过这场历劫,希望我们都能有所感悟,更加珍惜生活给的一切有利条件,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工作,教育引导学生有责任有担当,好好学习、不负韶华、报效祖国!
教育学院辅导员:王春晓
聆听这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让我心潮澎湃,疫情大考时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展现的淋漓尽致,党和政府的科学部署、迅速行动,战“疫”一线医护人员挺身而出、无论生死,青年志愿者勇担大任,不计得失,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感人战歌,让我们对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充满坚定信心,也给我们未来勇敢前行积蓄了无穷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定会带领我们在磨难中奋起。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立足岗位,守土尽责,及时宣传和贯彻执行党中央战略部署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凝聚战“疫”青春力量。
教育学院辅导员:宋天娇
今天,我带着我的学生一起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这次思政大课邀请了秦宣、王炳林、艾四林、冯秀军四位知名教授。四位教授的演讲让人受益匪浅,尤其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一词出自《左转》----“或多难以固起土,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虽然来势汹汹,给我们的生活都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但我们更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们处变不惊、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我们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能在大战中坚定信心、不负韶华。
教育学院辅导员:王冬玉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数国人逆行而上。八十四岁的钟老,披挂上阵,无数白衣天使逆行驰援,用高尚的医德、崇高的职业操守书写了人间大爱,有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把整箱的口罩送到警察局,有人在社区、公路旁做防疫志愿者,有人献出了自己的一点点力量,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个字,一盏灯,一份心,一种情,给了全国民众无尽的温暖与感动。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战疫情、稳发展,群策群力、守望相助,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显而易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纵使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如同小流,但只要团结起来也可汇成大江大海。相信党,相信政府,待春暖花开,定会国泰民安。
教育学院教师、班主任代表:王录平
“风萧萧兮易水寒,不计安危赴国难。恨无子嗣承相志,幸有爱女学木兰……”爱国不分男女,爱国更不分时代。中华民族是勇敢的民族,也是一个历经苦难而不断自发向上的民族。新时代的中国,我们历经了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冲击,但是在爱国主义教育信念的指引下,在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指导下,我们坚持自救,全国一盘棋,统筹阻击,取得了阶段的胜利,并朝着决定性胜利进发。在本次“战疫”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高校教师,我深受鼓舞,也深受感动。这是一次重大的民族灾难,但是我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不屈奋斗所鼓舞,也为年代一代勇敢赴国难,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为信仰奋斗,不为伤病牺牲所感动。这本就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民族信念。因此,我想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的教育,并以此为契机,以专业教学为基础,结合思政课堂教学,为新时代中国培养更坚定爱国主义青年和中坚力量,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主义新中国贡献热情与力量。
教育学院教师、班主任代表:刘源
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世界各国,而中国是这次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俗话说,大灾凝众兴邦。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全国人民在党和国家的统一调度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伟大精神,节节抗击疫情并取得了初步胜利。与此同时,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同时,也肩负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这次疫情防控战中,我们看到,“90后”已经崭露头角,尽显责任担当。因此,每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并需要进一步拓宽全球化视野,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需要进一步培育人文关怀精神,需要进一步凸显理性精神,以继往开来、勇于争先的精神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育学院教师、班主任代表:张献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尚未结束的关键时期,疫情防控就是大学生思政课的生动“教科书”。“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活动”恰逢其时。《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让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总结历史经验 增强必胜信心》,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经历过的磨难及防疫斗争。总结历史经验,使我们有理由坚信,英雄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取得抗疫战争的最后胜利。《战“役”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对战“役”一线青年人的最美青春做出了最好诠释,当代大学生的青春蝶变需要的就是责任与担当。
教育学院班主任代表:袁祥花
今天下午14:30至16:00,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活动。全国高校教师、大学生通过人民网教育频道、人民网人民智云客户端、咪咕视频客户端等同步收看了直播。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提前打开电脑,准时收看。当直播画面出现时,心情还是有些激动与兴奋。此次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大学生观看人数空前,授课专家团队强大,授课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引。清华大学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秦宣、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四位教授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此次抗击疫情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看似内容独立,实则四个专题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通过观看学习,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展现出蕴藏在人民中的伟大团结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承担起当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将青春梦想扎根祖国的广袤大地。要坚信只要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定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教育学院班主任代表:王域霞
本次思政大课四位教授分别结合了思政四门课程解读了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了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充分发挥了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
艾四林教授立足中国抗击疫情的具体实践,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秦宣教授聚焦“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王炳林教授从我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历程出发,分享从磨难中奋起、化危机为转机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冯秀军教授以战“疫”里的青年责任与担当为主题,深情讲述这场疫情中勇敢逆行的年轻风景,引导大学生群体担当历史使命,将青春梦想扎根祖国的广袤大地。主讲老师们讲的都很深刻、感人。疫情防控工作涌现的感人案例,也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从医务工作者到人民子弟兵,从公安民警到基层干部,从志愿者到快递小哥……中国脊梁们用行动点燃了胜利的希望,中国速度分秒必争赛出了奇迹,全国一盘棋的中国制度优势集结了强大的战斗力,中国力量彰显了众志成城的山河志,中国精神凝聚万众一心创造了一系列的中国奇迹。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抗击疫情需要全国人民努力,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引导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勇于担当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奋斗担当中谱写大写的青春。做不了逆行者,我们可以做守护者,守护着国家的最后防线,守护着不灭的精神烛光;做祖国坚实后盾的修行者,修文学理,行善扬德;做理智的识途者,错峰出行,平安出行,游必有方。

应用心理学1601本 朱梦洁
这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莘莘学子通过网络齐聚一堂,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们共同进行疫情防控的思想学习,本次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国家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战斗的强大力量,我相信在共同观看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时,在解读中央防控的战略部署时,大家不禁热泪盈眶,一是为一线防疫人员无私奉献的感动,二是为我们国家凝聚成一条绳的自豪!尽管疫敌再凶再险,但我们团结的力量便可让病毒彻底消灭。新型肺炎的”乌云”终会消散!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守士尽责,医护人员迎难而上、救死扶伤,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捐款捐物。
做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仍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跟党走,在家的这段时间里,我们认真学习知识,锻炼身体,每天都很充实。宿舍群班级群中,我们每天都互相监督:考研的同学查找资料,复习课本,积极准备面试;找工作的同学,查找就业信息,补充大量就业知识,为踏上社会做准备;考公考编的同学,复习资料做习题。我们的未来一片光明,充满无限可能!
学前教育1801本 单文文
思政课的最后,有同学提问了这样的问题:在疫情之下,只想拥有岁月静好的小确幸,不想出去当志愿者,因为那样可能会牺牲。
岁月静好是人人都向往,可是哪有什么纯粹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挺身而出的医生,护士,武警,他们站在防控一线,与病毒较量,与死神博弈;有党员,先锋模范,大学生志愿者,她们主动请缨,为人民作出贡献;有新闻工作者,他们及时播报疫情信息,号召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每个人都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尽着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小确幸,小美好,岁月静好都意味着勇气,责任,担当,牺牲。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学前教育1801本 徐晓丽
今天下午我们共同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观看完直播后大家都受益匪浅。
这次疫情对于人类来说是自然给予我们的一次警示,同时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就像是《流浪地球》中所说: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该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没有谁会消灭谁,只有自己会消灭自己。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才是我们应该树立的意识。
以前我们是受保护的一代,但是今天的我们已经成长为足以来保护社会的一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下成长的一代,我们深知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万众一心,坚持党的领导一定能取得这场战役最后的胜利。
应对挑战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从当下的一时一刻、一举一动做起的,比如调整心态,逐渐让自己进入学习状态;保证充分睡眠和锻炼;抗击疫情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
18小学教育尹呈菲、18学前教育春考刘以宁
共克时艰,架起疫情防控“连心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一个“局外人”,更没有一个“旁观者”,每天疫情的发展都在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没有一次危机和灾难是平白无故的,有因就有果。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带给大家很多思考,原本可以开开心心过新年,为何在这迎新辞旧的年关迎来了这次的“大关”?经历了几个月的艰苦抗疫,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些答案与思考。尊重自然是我们永远牢记的一条法则,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持有一颗敬畏之心。当人类破坏自然,漠视自然,人类将会面对来自自然的无形的报复;但若人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我们人类也会受到大自然慷慨的对待。
责任担当中的青春“蝶变”,让我们看见了许许多多90后、00后的身影,她们在用青春谱写人生的精彩,他们主动担使命,担责任,不怕艰苦。身为大学生的我们虽不能抗战在一线,但我们能坚持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
从此次的疫情大考中,我们人类也汲取了足够的经验,未来的日子里,当我们打败病毒,希望能与自然握手交好,和平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