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个美好的季节。温柔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一层银纱。那显得深远的竹林里发出“沙沙”的响声,草地里,不时响起小虫的叫声,池塘边,不时传来青蛙“呱呱”的叫声。今年夏天,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学生志愿者们向阳相聚,带着青春与朝气,带着热情与童心相遇在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马楼小学,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爱之翼”文化宣传服务团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拉开了序幕……
“爱之翼”服务团队有丰富的经验,出发前,每位志愿者准备各自的课程,为未来七天的支教与生活做了充分的准备。带队老师也细心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并强调了同学们的安全问题。
本次活动中,志愿者立足于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坚持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实践,努力将专业优势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发挥自身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优势,在马楼小学开展主题为“青春在扶贫,情暖马邵楼”活动。志愿者们满怀着憧憬期待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
激动与兴奋载满车厢
7月10日早上天微亮,校园好像还没有睡醒,有一群青春使者早已在行动。他们拖着行李,带着教具与礼物,同时怀揣着期盼与热忱,去往将要实现自己初心的地方。一切准备就绪后,一辆满载激动与兴奋的汽车发动起来,志愿者们望着逐渐远去的校园,心或许早已飞向远方的马楼小学。
志愿者们牢记着全面助力“第一书记”帮包村精准扶贫工作的使命,为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努力实现乡村振兴出力的任务,因此,爱之翼团队策划开展了“青春在扶贫,情暖马邵楼”支教活动。团队成员们想用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去关爱留守儿童,开展扶贫活动,从而服务新农村建设。

满怀期待到达目的地
上午九时,志愿者们在刘源老师的带领下到达了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敬老院,第一书记陈涛联系敬老院院长,为学生分配好房间,并贴心配置了风扇和凉席。志愿者们忘却炎热,自主组装风扇,安顿下来后主动熟悉并适应着环境。

初见学生,热情洋溢
在简单而富有仪式感的“接风”后,为了让老师和同学们更加了解村内具体情况,第一书记带领志愿者们来到冉堌镇马邵楼村村民委员会。志愿者们了解到马邵楼村虽为省级贫困村,但乡镇及村内有关领导十分重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随后书记和志愿者团队一起来到了即将开展支教活动的马楼小学,书记介绍到:为了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马楼小学正在进行翻新工作,不久孩子们就会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同时,学校也为学生们创设了各种条件,增加他们的学习机会,丰富假期生活。
对学校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志愿者们便投入了课堂的布置准备工作,用心整理课桌椅,打扫教室卫生及布置教室……学校老师与志愿者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共同劳动,一起为支教活动尽心出力。他们热情主动地帮助志愿者打水、洗抹布,让志愿者们深切感受到了马楼小学教职工的温暖。志愿者们也十分卖力,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流淌下来,逐渐浸透了衣衫,志愿者们一次次用手抹汗,脸上留下了一道道“花纹”,大家抬头时不由得相视一笑:“哈哈,你看你变成了个大花猫!”。

携手童心,期待共鸣
志愿者按照孩子们的兴趣喜好分别将他们分配到声乐班和美工班。听!声乐班中传出《外婆的澎湖湾》、《让我们荡起双桨》、《虫儿飞》、《小螺号》等熟悉的旋律,那是孩子们对音乐世界的喜爱与向往。看!美工班里,孩子们与志愿者围在桌子旁,在你一问我一答中互相交流着对美工世界的理解,孩子们逐渐敞开心扉,主动将生活中的趣事分享给志愿者,课堂氛围十分融洽。教室外的风声雨声与教室里学生们的儿歌声和谐相融,共合成了一首充满爱的交响曲。
随后,志愿者们简单向孩子们介绍了这一周的安排,孩子们十分期待接下来的缤纷课堂。雨势渐小,很快到了放学的时间,但在志愿者身边还是依然围绕着一群学生,学生们舍不得离开,都希望明天尽快到来可以再见到志愿者哥哥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