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节气之美·清明|春醒处,祭英魂
发布时间:2025-04-04     作者:   分享到:

 

烟雨朦胧

清明已至,思绪几重
柳色新,情正浓

 

清明·节气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气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不仅是一个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此时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更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仲春与暮春的交替。

 

清明·物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意味着此时白桐花开放,喜阴的田鼠不见了踪影,雨后的天空还可以见到彩虹。而清明,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清明·习俗

习俗·扫墓祭祖

清明是传统的春祭大节,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清理杂草、献上鲜花、摆上供品,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与敬意。

习俗·踏青郊游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郊外,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

习俗·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习俗·吃青团

这是江南地区的传统习俗。青团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制成,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清明·诗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王禹偁《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清明·女院

翠柳拂风,春潮卷地

书声破云,意气冲霓

览女院春光,念往昔情谊

 

流光若矢,岁月如诗

女院与我,共赴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