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巾帼实践绽芳华,民族文化迎春晖——教育学院巾帼班学子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09     作者:   分享到:

2025年寒假,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教育学院巾帼班的学子们以“实践+文化”为纽带,用行动诠释民族文化魅力,以青春之姿投身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展现了新时代多民族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一、躬身力行,巾帼担当绽风

寒假期间,巾帼班的同学们返回家乡各地,参与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云南省保山市的姜李吉同学在保山市团委进行了为期20天的社会实践,荣获市级“优秀个人”称号。丽江市的史泽遥同学在祥和街道办事处协助档案室整理资料,并在春运期间为丽江市客运站提供志愿服务。昆明市的王静涵同学参加了石林县2025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回母校参加志愿服务。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张毓芳同学则在当地图书馆进行了为期30天的志愿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锤炼了学子们的师者情怀,也为教育学院深化实践育人、厚植家国情怀提供了鲜活注脚。


▲云南省保山市的姜李吉同学在保山市团委进行了为期20天的社会实践


▲云南省丽江市的史泽遥同学在祥和街道办事处参加了为期30天的志愿活动


▲云南省昆明市的王静涵同学参加了石林县2025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回母校参加志愿服务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张毓芳同学参加当地图书馆为期30天的志愿活动

二、民族共融,新春佳节展华章

新春佳节期间,巾帼班的同学们化身为“民族文化记录者”,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身边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瞬间。云南省的陈玲艳同学和马晓思同学分别记录了彝族和回族的婚礼场景,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临沧市的范钰婕同学用镜头展示了傣家欢庆新年的场景,描绘了傣族人民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的欢乐氛围。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花车和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花车游街以及昆明市安宁市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游园活动,这些记录不仅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瑰丽画卷,也让传统与现代在春节的脉络中交相辉映。


▲陈玲艳同学和马晓思同学记录下民族婚礼美好瞬间彝族(左图)回族(右图)


▲云南省临沧市的范钰婕同学用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傣家欢庆新年的场景


▲田婷同学记录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政府为欢庆春节举办的盛大的花车游街活动


▲张令敏同学记录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太平新城桥头社区春节期间举办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游园活动


▲王静涵同学记录下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欢庆春节的游街活动

三、文化传承,青春接力铸未来

教育学院巾帼班的学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永仁直苴的彝族赛装节、禄劝苗族的花山节等,在同学们的镜头下得以生动呈现让传统与现代在青春实践中交相辉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青春接力中愈发璀璨。


▲张毓芳同学镜头记录下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的节日现场


▲蒋皓同学用镜头记录下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苗族花山节现场。

新春的欢歌渐远,文化的回响绵长。今后,教育学院将继续以民族为卷轴、以教育为笔墨,让每一颗“石榴籽”都在时代春风里绽放独有的光华,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