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有一种精神,叫“老党员精神”!
发布时间:2019-07-15     作者:   分享到:

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履行铮铮誓言,用强健的体魄担起国家的栋梁。古槐风情路上,住着一些不一样的人家。

古槐风情路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老一代的故事。一踏进古槐风情路,就感受到了浓浓的社会主义文化氛围。墙上画着“社会主义好”和毛主席头像的大墙绘,狭窄又悠长的巷子里传来一阵阵令人心潮澎湃的红歌歌声。  

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在心中高高飘扬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在老挝制造动乱。老挝政府向中国政府求助,中国政府无偿支援老挝修筑公路。中国政府先后派出11万余人的筑路工程大军去参与援老抗美的后方建设,以便于中国向老挝进行物资运输。七十多岁的段德福大爷就是援老抗美防空作战军的一员,1974年段德福大爷踏上了出国之路,开始了为期两年的修路建桥的生活。

1975年段大爷加入了共产党,他的干劲就更大了。老挝被称为活在炸弹上的国家”,中国军人人工用铁锹和镐头取土,像蚂蚁啃骨头那样一点点蚕食。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老挝,修路在流金铄石的天气里进行,上有太阳蒸烤,下有沙子和沥青的滚滚热浪,段大爷说他们的每天像在桑拿房里生活。白天他们承受着修路的辛苦,夜晚还要忍受思亲的煎熬。因为与家里沟通不便,他们的家人也是倍加担心他们的安全。在修建的这些公路将成为中国向老挝输入物资的重要命脉,自然就成了美军中的眼中钉、肉中刺,每天都有炸弹落下来,他们炎炎烈日下的辛苦常常在一颗炸弹中付之一炬。

段大爷向志愿者们讲述着中国军人在老挝修路铺桥的艰辛,老人愚公移山般的决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让志愿者们红了眼眶段大爷的战友在马山镇、长清区、万德镇等多个地区,四十多人已经去世了二十多人。现在包括段大爷在内的这些在世的这些战友,每年都会享受国家和部队的补贴。村里组织学习老党员精神,段大爷也都会去向村民们讲述当年的事迹。段大爷跟志愿者们说:“再苦再累也不能退缩,因为这是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听党话、跟党走,我们才有好生活。”志愿者们敬佩段大爷坚定不移的信念的同时也学习了老党员精神。

老党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志愿者们还遇见了68岁的孙士元老人,他是一位优秀的退伍军人和共产党员。孙士元1968年入伍,1970年入党,曾在8023部队、8076团,汽车36团等服役。在组织的安排下,孙士元奔赴新疆实验室,主要负责施工配输核试验用的物品。他这一去就是七年,为了保证核试验的保密性,他们的写信地址都不能透露给家人,至于做什么工作,家人更是不知道。对于这七年的军旅生涯,用老人的话来说就是“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他吃过别人吃不到的苦,受了别人受不了的伤,但依然不改初心,为了家国的繁荣昌盛,义不容辞。老人说:“‘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性,我们那一代人根本不怕死,也不畏惧,组织怎么要求,我们就要服从。”

“当时啊,条件实在是艰苦,平时六毛钱的生活费,实验是1块2毛3的标准,为了实验,连国家主席一个月都不吃一口肉。因为任务繁重,哪有什么礼拜天可言啊,一年365天,将近300天都是在工作。”想起当年的艰苦岁月,老人潸然泪下。“那时候我们都住在戈壁滩上,黄沙茫茫,夏天地温七十多度,冬天零下二十多度 。只能住在帐篷里,那谁受得了啊,但是受不了也得受啊,这是命令,也是我们的责任。”老人为了国之重器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志愿者跟老人谈起现在,老人高兴的说“现在政策好了,每个月国家都会给退伍的老兵发600块补助,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邓小平同志说过‘要忆苦思甜’,比起那时,现在的生活真的是好的太多了。”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用老党员精神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